佛山日報訊 記者馮棟 通訊員段雪寒報道:讓數(shù)據(jù)跑起來,減少人員接觸。近日,在禪城區(qū)石灣鎮(zhèn)街道深村的24個主要出入口,張貼了一張二維碼,進村人員掃一掃二維碼,便可快速填報個人信息,提高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的同時,降低其被感染風險。
這是禪城區(qū)審計局幫助深村設計的“人員摸底情況登記表”在線文檔,進村人員填寫個人信息后,資料便自動匯總到后臺,方便工作人員篩查和登記。已登記的人員只需出示填寫過信息登記的二維碼并接受體溫檢測,便可再次進入村子。
深村是石灣面積最大的城中村之一,下轄15個自然村小組,擁有2518棟出租屋,常住人口近3萬人,其中本地戶籍人員6000余人。由于分布區(qū)域廣而分散,出入村的道路較多,巷口小道四通八達并與市政主干道相連,流動人員管理和疫情防控迎來巨大挑戰(zhàn)。
為防控疫情擴散,區(qū)審計局工作組進駐深村后,立即聯(lián)合深村村委制定了《深村村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方案》,對15個村組實行網(wǎng)格化管理,分線包干、責任到人。同時在一天內對全村220多個分散出入口實施了集中圍蔽。村民及住戶進出只能通過24個主路口,并接受嚴格的體溫篩查。
順利圍蔽只是第一步,由于深村每天的人員出入量較大,人員的篩查和管理成了一大難題。
禪城區(qū)石灣鎮(zhèn)街道深村的進村人員通過掃碼登記信息。/受訪者供圖
“如果采用傳統(tǒng)的人工紙質登記,工作人員要頻繁與人員交流接觸,這加大了交叉感染的風險。同時已登記的人員再次進村,核查起來也不方便?!瘪v村的禪城區(qū)審計局黨組成員李金龍說。為此,區(qū)審計局利用大數(shù)據(jù)云技術專門為深村設計了“人員摸底情況登記表”在線文檔。
區(qū)審計局工作人員羅文祺是這個在線文檔的主要設計者。他說,剛開始只搭建了一個在線登記文檔,沒想到五六天后便達到了登記上限,于是在2月3日按區(qū)域分流成了15個在線登記文檔,更加方便進村人員的核查和管理,目前已登記7000多進村人員的相關信息。
記者試著掃了深村五街村的一個登記二維碼,手機頁面立馬彈出一個信息登記表,上面除了個人基本信息外,還需要填寫是否停留或經(jīng)過疫區(qū)、是否發(fā)熱咳嗽等共13項內容,不到1分鐘即可自行錄入相關信息。
在深村村委會的后臺電腦頁面上,工作人員只需輕點鼠標,便能輕松歸納、核查、篩選各類人員的信息,真正達到了信息登記同時多人、自主錄入、快速登記、便捷統(tǒng)計的效果。
“當然,考慮到老人等部分人員不善于用手機掃碼登記,我們工作人員還是會協(xié)助他們登記,不放過任何可疑情況?!鄙畲妩h委書記蔡偉森說。
深村掃二維碼登記人員信息的做法,吸引了里水村等兄弟村居前來“取經(jīng)”,目前已在部分村居推廣應用。
除了設計在線登記文檔,區(qū)審計局駐深村工作組成員還充分發(fā)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協(xié)助村居開展人員登記、測量體溫、消毒清潔、信息宣傳等日常防控工作。因為測溫儀等物資緊缺,區(qū)審計局工作人員還多方奔走采購,向村居捐贈了一批體溫檢測儀、洗手液、口罩等物資,全力支援村居疫情防控。
來源|佛山日報
文|記者林曉平、曾雪瑩
編輯|何欣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