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季輪回,秋色正好。進入11月,高明各地種植的晚造水稻逐漸成熟,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黃。今年,高明區(qū)大力推進丟荒地復耕復墾工作,全區(qū)復耕8800畝,多地再現(xiàn)金色稻浪的美景。連日來,農民帶著工具、機械不斷進入稻田的腹地收割稻子,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在高明更合鎮(zhèn)平塘村的明麗種植基地里,一輛收割機正在密密麻麻的水稻中來回穿梭。很快,連片的稻稈消失不見,變成運輸車里成堆的稻谷。一輛普通的收割機一天就能收割近80畝稻田,一些高級收割機的工作效率更是驚人。如今,在高明連片耕作的水稻田里,大型農耕機械無疑已是主角。
明麗種植基地負責人梁慶斌說,今年基地里的晚造水稻收成不錯,畝產較往年有所上升。他表示,畝產的增加,一方面是由于基地的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,另一方面與基地堅持水旱輪作有關。據(jù)悉,經過水旱輪作的稻田因為破壞了病蟲生存的環(huán)境,使得病蟲害明顯減少。
在半個小時車程外的明城崇步農業(yè)園區(qū),大部分晚造水稻則還在安靜地等候著。金黃色的稻穗一片連著一片,與點綴其中的阡陌、綠樹,交織成了一幅色彩明快的田園畫卷。崇步園區(qū)的水稻預計在本月中下旬才開始收割,但部分大型農耕機械早已停放在機耕路上。再等上半個月,稻田上盤旋的小鳥就能見證收割機駛入稻田的那一刻。
崇步農業(yè)園區(qū)內,等待收割的水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。
平塘村村民正在將水稻脫粒。
平塘村村民準備運輸剛收割的稻谷。
平塘村村民在晾曬稻谷。
在平塘村,種植戶用機械收割水稻。
成熟的水稻在秋風中搖曳。
平塘村的稻浪迎風翻滾。
來源|佛山日報
圖|記者曹忠信、薛家瑜
文|記者何志勇
編輯|何欣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