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說起“哨牙”,相信很多喜歡黃飛鴻系列電影的人都會聯(lián)想起他的徒弟“牙擦蘇”以及其標志性特征——哨牙。然而,現(xiàn)實生活中如果長了這樣的哨牙,并非一件好事。
哨牙的臨床表現(xiàn)包括上下牙弓前突,上下唇前突或外翻,開唇露齒或露齦笑,頦部小或不明顯,側(cè)面型突。出現(xiàn)哨牙會影響美觀及心理健康,還可能會影響牙齒健康。
哨牙分為單純性雙牙弓前突和復雜性雙頜前突。前者多為口腔不良習慣、替牙障礙等導致上切牙或牙弓前突。后者多為遺傳等因素引起的上下牙弓及頜骨矢狀向生長發(fā)育過度。
對于哨牙的治療,單純性雙牙弓前突常需減數(shù)拔牙矯治。復雜性雙頜前突對于兒童青少年可單純選擇正畸治療。對于成人,外科正畸是矯治復雜性雙頜前突、改善過突面部側(cè)貌的有效途徑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哨牙”的治療一般需要拔牙進行矯治,通過拔牙提供空間,才能將前牙內(nèi)收,改善面型。很多患者或家長一聽要拔牙就不愿意治療,對其存在一定的誤解。
事實上,牙齒缺失是由牙周炎、齲齒、外傷或腫瘤等其他因素引起的,拔牙后正畸治療不是老年人牙體缺失的原因。因此“拔牙不利于健康,老了容易掉牙”這一說法并不準確。
由于每個牙齒都有各自的牙周支持組織,拔牙不會影響余下牙齒的牙周組織,不會引起其他牙齒松動,也不會存在“拔牙正畸后,余下牙齒容易松動”的說法。
還有人會認為“拔牙后牙齒少了,咀嚼功能會減弱”,但實際上拔牙正畸后牙齒排列整齊,上下牙列尖窩交錯咬合,咀嚼效率反而會更高。
文丨張秋芳
編輯丨周師伢